傍晚六点,当夕阳的余晖斜照在窗台,我习惯性打开电视,恰逢中央六台《体育电影周》片头跃上荧幕。节目表显示今晚将连播三部运动题材影片——这份编排像精准的传球,瞬间点燃了我关
傍晚六点,当夕阳的余晖斜照在窗台,我习惯性打开电视,恰逢中央六台《体育电影周》片头跃上荧幕。节目表显示今晚将连播三部运动题材影片——这份编排像精准的传球,瞬间点燃了我关于体育的记忆。
体育从来不只是赛场上的输赢。童年时跟着父亲看《女篮五号》,黑白影像里运动员的每一次跳跃都让我在院子里模仿到天黑;去年奥运期间,中央六台深夜重播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》,刘长春孤身奔赴洛杉矶的身影,让屏幕前的我攥紧了拳头。正如节目单上跳动的片名,体育精神通过影像完成着代际传递。
此刻银幕上正上演着马拉松选手的逆袭故事,这让我想起小区里雷打不动晨跑的张爷爷。他说年轻时看《冰上姐妹》爱上了滑冰,退休后开始跑马拉松,去年竟完成了半马。体育电影里那些关于坚持、团结与超越的故事,从来不是虚构的童话,而是照进现实的光束。
当片尾字幕升起,我瞥见节目表下一栏是《体育人生》纪录片。忽然领悟,中央六台巧妙编排的不仅是节目时段,更是用影像搭建起通往体育精神的桥梁。在这里,每个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——也许在球场,也许在跑道,也许就在平凡生活里每一次不肯放弃的坚持中。